我是一个文学学士,专业是新闻学,不过在我毕业之后,基本上从未从事过新闻学相关工作,如果非要算的话,大概就是我上一份在某个传媒公司里做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为某些政府部门(主要是政协、妇联、体育局、精神卫生中心、610办公室——就是反邪教那个办公室)定制公众号信息,按时发布相关内容,有时候还要外出去采访一下,当然我只是做记录的,从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告诉过我们,新闻学早已经饱和。
很多人平时看新闻,大概不会想到除了国家媒体、地方媒体以及公众号等之外,很多社区都有自己的媒体机构,比如某些区县——比如我所在的地方,也会有自己的报纸,每周大概也要出个几期本地新闻。多数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外出实习,往往都会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媒体去工作一段时间,不过我终究没有去到那些地方,刚毕业就回了家,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去宝钢干活了,结果实在是无法承受那种痛苦的一线工作,又跑回家来呆了一段时间,后来跑去学了一段时间的游戏UI设计,然后就到某家企业开始做公众号服务,后来跳槽到离家近一些的某个公司,再后来,就进入了现在的主家。
实际上从我的观察看来,新闻学专业的大多数人,多数都是无法进入本地的地方台的,就别说省级、国家级电视、媒体,在中国的新闻学专业中,除了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之外,很少有能够拿来竞争的,所以挤破头也不要想了,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干了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我们班里的一些女同学,去做了文案类工作,在新闻学专业中,女性要比男性多,这个比例大概在4比1,不过我大概是少不经事,没有趁着年轻,经历一场爱情。
言归正传,新闻学在这些年逐渐走向没落,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上我是佩服张雪峰先生的,当然了,如果要是我,我肯定也会劝大家,如果家有要高考的孩子,若非有那种才能,不要考虑这个专业。我说的,关于新闻学的没落的这种毋庸置疑,这并不是说新闻学变成了不需要的东西,而是越来越无法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种崇高。
要知道,新闻本质上不过就是世界上各地发生的事情的实时或非实时、高效的信息传播,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各种专访、深度报道、专题报道,这都是基于一种信息传播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即信息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之间会产生信息,造成传播,但是这些内容如果多了,就会造成错乱,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权威、高效、快速的实时信息播报者,这些信息就是新闻,传播这些信息的人,就是新闻记者。
在过去,新闻的发展催生了报纸的诞生,新闻学的发展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新闻信息却早在人类诞生以后就存在了,在数千年中发展缓慢,印刷术出现以后,书籍的高效印刷促成了近代知识传播的盛况,直接促进了人类的近代化,当然,新闻学的诞生还不久,但是这个年轻的孩子很快就迎来了没落,显然与人类社会的其他学问有明显的区别,新闻是实时存在的,新闻学却不一定,新闻记者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但是新闻记者们除了传播实时消息外,其他的东西,往往也不会有太多存在价值,比如某些说教,比如某些电视台老是播放的什么这个赚几千一天,那个几百万一年等等。
我之所以说新闻学专业衰败,主要是因为新闻在中国除了传播消息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人们都说新闻机器是社会公器、人民喉舌,但有些人说新闻媒体更是一种宣传机关,所谓宣传,无非就是为当政者传播它们的统治思想,所以我们每天在热搜上看到的第一条东西,往往都是国家性质的宣传,本来宣传算不得什么大事,因为从一定维度来看,不管是什么媒介,只要达到大量发行的标准,必然要充当某些人的宣传工具,人们往往知道,在电影、电视剧领域都有一个主旋律的要求,所谓的主旋律就是一种符合当前国家政治宣传话语的思想意识形态宣传。
在影视剧如此,新闻作为直接宣传的机构,就更是如此,在中国新闻与其说是新闻,倒不如说是各种政策的宣传机器,在这种情况,很多事情往往具有一种价值性,就是褒贬往往要看自己的政治立场,这在西方也是存在的,且不比中国少,因此我们平时在媒体上看新闻,这些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话语相似性,这导致了大多数记者们往往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有过多的私人看法,在新闻传播上,形成了某种不可改变的思维定势,这种状况,即便在实施“走转改”这些年也没有彻底的变化。
这一些现象,导致了我们的新闻媒体中充满了一种问题,就是很多媒体人往往不了解现实社会中的人民生活状况,写新闻既然是为了宣传,那必然要以正面形象的内容为主,要宣传普通人的佼佼者,而不是让大众看到更多的平民生活,要知道新闻宣传往往是有一定的政策参考性的,如果这种内在联系形成一种闭环,政策的制定就会离人民越来越远,要知道在新闻界,新华社是最权威的一个,所以新华社有一个内参报道,这些内容不会对外公开,通常都是特供给某些政策决策者的,但这些内容会报道些啥,我相信很多专家都是知道的,但其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人们还需要娱乐,所以人们往往痛恨在电视、电影节目中加入各种教育性的内容,中国的电视新闻往往在前十分钟左右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新闻,其后才是国际和社会新闻,这种内容的安排,促使人们关注国家的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但是真正当现实中人们要去谈论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教育,不要轻易谈论政治,这使得大众往往有很多话无法表达出来,不得不把更多时间花费到了娱乐。
新闻媒体的立场,导致其在很多时候会制造一些看似合理其实稍有破绽的表演,比如当某些机关部门召开会议后请来记者们提问回答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几个外国记者,还是比较友好的记者们,你要是乍一看,真的认为这些人都是外国媒体的记者,实际上跑去一查,即便他们身在外国报社、媒体,甚至长得黄头发蓝眼睛,他们背后所在的那些媒体里面往往也会有中国老板或者中国资本的注入,这就导致媒体看上去很荒诞。你说他们是外媒,但他们至少有一部分是中国人办的,你要说她们是中国媒体,那些来的记者们又都各个都和国人长的不同。
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最根本之处就是没有价值,不是说新闻报道无法播报真实的社会现象,而是新闻传媒的效率,显然不如自媒体来得高,所以在现实中,其存在的意义就仅仅只是以权威性来为这件事的发生做一个历史性的存档,换句话来说,新闻能提供给人的东西,只是一种是什么的存在,而不是为什么存在。过去的人们总是以为新闻舆论真的可以监督社会,现在跟谁说都不作数,反倒是新闻本身却要广受监督和审查,这使得新闻学本身只顾着自己的生存而毫无对社会产生促进发展意义的价值。
随着现代自媒体的发展,抖音等现象级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足可以替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工具,但是抖音这类媒体,毕竟还是媒体,需要遵守的东西,不比传统媒体少,在国家的角度来说,这些工具始终都是宣传工具,但是相比于一般媒体而言,这种媒体往往有很大的自由性,大众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而一旦大众有了自己的选择,那么往往除了一些重要的政策性报道之外,很多新闻会被替换为搞笑视频,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日常的生活就不会再是新闻联播。
这一定会促使传统媒体开始转型,因为在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程度下,我们能够实现在一个APP中聚合新闻、社会、政务等等内容的整合,人们会将其叫做融媒体,如果细心的朋友都可以关注一下,你所在的地方媒体部门,是不是不再叫做某某报社、某某电视中心而是统一叫做“某某融媒体中心”,所谓融媒体,实际上就是对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的多角度整合,由于要充当政治宣传机器,所以这些融媒体往往也会直接打通政府部门的各个机构,在现实社会中,这当然方便了大众,也必然促使传统媒介越发失去大众市场,比如报纸逐渐成为机关的专属刊物,收音机也越来越成为汽车消遣终端。
手机、平板之外的媒介受众越来越小,甚至电视都不再有多少人经常打开,这必然导致传统媒体走向衰败,当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就是必须要是归属公有资本设置,一般的企业没有新闻的采访报道权利,这也是保障传统新闻学生存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再怎么发展,只要像抖音这样的自媒体不具有采访、报道的权利,包括公众号在内,就不再是所谓的媒体,而仅仅是指一种传播和转播平台,换句话说,所谓自媒体,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媒体,而是一种分享平台,但是这种平台除了不是公有资本外,具有媒体的特征,却也是一种具有病毒式传播链条的信息利器。
要知道,媒体本身是一种宣传工具,那么媒体的价值,其所要传播的内容绝对不是今天你开车撞了多少人,明天我喝酒打死了家里老头等等血腥刺激的黄色新闻,而更是一种树立共同价值观和统一意识形态的工具,可以说新闻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可以在学堂中接受某种教科书式教育,只是相对学校而言,这种没有考核的教化,往往更隐蔽,也效果更佳,也同样引人反感,在考试时代我们不会埋冤教科书的教化性,但在社会中,考试没了,我们就会讨厌之,这足见宣传的双面性。
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我们来说,新闻媒体本身既然是作为一种传播的工具,其没落也必然是要出现的,媒体转型成为一种更加现代化的信息介质,肯定是一种必然,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自由、随意性的阅读,要更具有时效性,中国社会不如西方社会的生活节奏,大多数人都适应了高效、快速的节奏,所以人们对于外卖、快餐的消费要比西方人更甚,纸质媒体、电视媒体、收音机的终端,使得新闻的传播不具有可随时修改的属性,很多人因此认为纸张更具有历史价值,其实这不过是个人的喜好。
遑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