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派

谈谈史,说说道

谈谈生产力发展对无产阶级的冲击

人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总是能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通常是经济利益)经常会有矛盾并且各个不同群体之间互相影响着,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贫富差距有时候会让这个社会看上去非常矛盾。

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人类需要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以适应社会。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当然最先进的生产力非人工智能莫属。因此围绕着人工智能产生的问题也就大量涌现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的产品和人类抢饭碗的情况,这个问题我早在半年多前发布的文章《论人工智能的黑白》中已经阐明,如出租司机这样重复的劳动,很容易成为机器劳动的替代品,这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失业,进而助长社会的不安定性,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是基于政府对于社会安定的极端重视,当要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必然会有应对办法,所以目前来看,小规模的无人出租车出现,并不一定能迅速完成某一地方的阶层变革。我们就算是做一个比较悲观的估计,至少在 2035 年前,还有数年的空档供大家寻找解决办法。

2035 年是一个时间节点,因为我们知道国家早就提出了在 2035 年要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文中,是这样写的: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引文中提到了两点,一个是要实现科技实力的大幅提升,另一个是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要实现这两点,目前最重要的几个方向,是普及大众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人工智能产品以及代替人类从事重体力以及重复劳动的科技产品,科技实力不只是说国家掌握多少科学家、科学技术,而是这种技术能力如何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大众生活中最广泛应用的场所,当然是衣食住行,因此如我上文所言,目前我们所有的科学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科技现象,都是国家在实施未来既定目标所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失业者们或者即将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人们去组团抗议这种现象,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批准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运营,这是不会对国家的政策造成大的影响的,只是可能稍有延缓。

目前众所周知,中国的技术在世界上说的到名列前茅的,电动车算是一个,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就更加珍贵了,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得不放任其发展,但是新的生产力诞生,必然会威胁到老旧生产力,造成老旧行业、产业的供人失业下岗,这之前我们还只是批评资本家剥削,但最起码资本家还发放工资,工人阶级受剥削还有点价值,一旦生产力进步的标志事件到来,产业升级、转型所带来的失业潮,是会让人感慨想被剥削而不能。

这是因为现阶段,我们的社会依然还处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很多刚刚脱贫的真的无产阶级,他们基本保持温饱,但是几乎没有存款甚至背负债务,大多数人虽然都有多多少少的货币储备,但也不是人人都如列宁所言,“有货币的人都有实际的剥削权利”,因为多数人即便是如白领一般拥有高收入,其收入也会随着房贷、车贷以及子女教育等现象的出现而大大缩减,所以大多数人即便生活滋润,要论起能拿出多少钱来,实际上和一些刚刚脱贫的人员没多少差别。

而大多数人都实际上并不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们的命运都和自己的工作捆绑在了一起,一旦失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困难,能吃饱穿暖,但是负担不起额外的消费,比如不能轻易生病,也不再有那种消费能力使他们可以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享受文化生活——所以现在中年人往往很焦虑,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中年人实际上是在一些公司的程序、软件部门工作,中年失业人群最多的,无非就是这群有理智但很怯懦的人。

企业敢于裁员,尤其是裁掉这部分人,是因为知道这群人有各种沉重的包袱,所以往往好欺负,因为程序员或者相关行业,往往需要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上其有家室,有父母,有各种贷款,所以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即便将其开除,也不担心他们会找公司的麻烦,因为这部分人即便维权,也多半会以理性的手段,一般来说企业都不会惧怕这种人,所以现在中年失业人群渐渐多起来了,这是一个不能不注意的现象,而要知道的事是,人工智能的一大功能恰恰是对程序员的代替。

程序员的诞生,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各种软件的功能构建,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技术推动,如果说有办法以低代码甚至零代码的模式从零创造一个新的软件,那么程序员的用武之地就会很少,人工智能往往也很聪明,只需要提供需求,要做出什么来,完全不在话下,这不一定需要等到 2035 年,基于此,这几年来,人,哪怕是受过极高等教育的人,实际上也只能充当炮灰。

这两年手冲咖啡很火,要知道一杯奶茶店、咖啡店的咖啡动辄几十块,而自制一杯咖啡,无非就是动动手,成本可能只需要四块、五块,这种方式并不是因为大家发现自己手冲咖啡喝起来更好,相反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大多数自制咖啡可能味道仅仅是一般,但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反映出了某些社会经济的变化。

在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的事是其实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甚至更长一些的日常工作,人大概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时间甚至更多是处于非工作状态,俗称摸鱼,出租司机、外卖员就是这样的,出租车需要排队在机场、火车站等地等待乘客,有时候一两个小时都等不到一个,网约车则需要平台派单,外卖员也是一样,如果平台不给派,那就只能坐地等,无可奈何。

现实中我们应该看过很多宣传智能化的官方文案,尤其是这两年来在农业技术方面,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各地都在积极推广智能化农业生产,除了使用现代化技术助力农业之外,还运用了无人机技术,这在农业方面无疑是一种助力,因为农业生产者往往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和农具,甚至种子,但是工业劳动者并不拥有工厂也不用有机器和生产线,甚至生产原料比如钢铁都不属于工业从业者,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工厂里逃离出来,去从事一些自由的职业,但是这种自由的职业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工业制造,反而更不具有优势,看上去很轻松,却也是阻碍政策目标实施的重要根由。

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传统手工业者向产业劳工的转型,实际上是机器剥夺了大部分人的工作机会,但是在机器发展的过程中,原先生产产品的劳动者转变为了操作机器生产的机器操作者,这又创造了一部分新的就业机会,我们不能说譬如人工智能、全自动甚至无人驾驶的汽车不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带来的转型显然与工业革命不同,工业革命的意义是以人类轻松的工作代替传统的复杂的手工,而提供了高效率的生产,但实际上人并未脱离劳动所带来的疲劳,因为提高了效率,人也就得配合着机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机器不休息,人就不能休息——正因为如此,很多工厂的生产是昼夜不息,两班倒、三班倒的情况才会很普遍,而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质,也就是所谓的新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演进,一定是国家要大力推动的。

社会主义相比于资本主义,是具有优越性的,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对生产方式,生产力以及相关工作的运用上,国家理论上是人民的国家,所以人民在关键时刻要为国家的存在而付出一些东西,暂时性的失业是常态,只是当这种环境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很难说,最先被淘汰的不会是自己,无产阶级本身并不握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的生存方式从来都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去为拥有生产资料的群体打工,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是资本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被叫做企业家,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无人概念其实不止于运用在无人汽车方面,更早一些就有了无人超市,甚至我说,在一些地方的成人用品店,甚至更早就实现了无人运营,而这种无人售卖产品与无人汽车本身属于不同领域的生产力发展,有人说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 40% 的劳动者,我相信这是完全可能的,只是时间,未必很快会到来,人毕竟是有思想情绪的,也就是说,相比于机器,人其实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导致人可能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激发出破坏社会的情绪,这对于决策者来说,是最不能承受的。

我记得早年间我在工厂打工的时候,比如包装钢卷,为了给钢卷内部加保护,必须要手动拿起一片不到一毫米,长宽达一米多的钢板片卷成一个卷,要知道钢板是有一定弹性的,所以这个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手部、腿部,甚至裆部如果不是有保护服穿着,很容易被划伤,这也是我们进工厂需要穿劳保服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当时的工作鞋,头部都是由钢板做成的,所以邦邦硬,而现在这种工作基本上都可以交代给机器做了,去掉了一个岗位,就少了一个赚钱的人,但是这种工作的工资也一般不会很高,但这种工资,也有可能能够养活许多人。

胡诌一通,权当扯淡。

# 人工智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