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杂谈

胡言乱语 ·

人作为一种动物,本身的价值是处于所有其他的物种之上的,即便是熊猫、东北虎,也一样,既然如此,人类的失业问题,相比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先解决的高价值性,这几天,我们一直都探讨社会中比较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中低技术性劳动的更替,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大量的可能的失业问题。我之前说到这种高科技的发展,在未来一定会构成对例如出租车行业的冲击,这是必然的。

一个比较真实的问题是,虽然出租车行业就业人数众多,但是相对于整个人类的工种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大众的感觉往往是从乘客的角度出发,虽然出租司机会对这种科技的发展抢自己饭碗的现象提出抗议,但这种声音显然是比较少的,也是比较小的,俗话说人微言轻,社会底层向来只有爆发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才有可能引起大多数人的侧目,但是换个角度说,每个人都是不同行业的一员,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不是超高科技、超高技术的密集行业,都有可能在出租司机被替换后而成为一个新的转型行业,问题就是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如果真的去思考一下,会发现所谓的替代出租司机,显然一开始的目的并不简单。

无人驾驶的运营乘用车,并不完全是出租车,因为它的成本都归属于企业,而不是司机,企业只需要购买车辆就好了,而出租司机是需要交份子钱的,出租司机一天跑的运量,有时甚至一大半都要奉献给出租给你汽车的公司,这就导致出租司机包括网约车司机的每天的纯利润其实和普通大众的均薪差不多,确实可以从中找出足够出色个体,但是个体并不代表全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下,个体的突出对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好事。这是因为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即是一个普罗大众的社会,精英的竞争应该放到精英群里,而不是大众,否则少数人与多数人争利,反而是在给大众增加更多压力,胁迫其服从资本的剥削。个体的突出并不会给资本家带去错觉——没有任何资本家会认为人是个个都有超能力的,但个体的突出却实实在在构成了一种压迫的理由,资本家会以少数个体为例来要求多数人照做满足其榨取利益的根本要求,这反而会促使行业就业环境恶化。

而无人驾驶汽车的利润除了汽车运行正常的损耗之外,基本上就只有充电的价格,因此其定价可以比一般的出租车低很多,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价格较低的车型也会日渐加入,那么对出租车行业和网约车行业造成的冲击将会更大。我们或许会以为出租司机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窘迫,收入骤减,可能会激发出租车企业减少一些份子钱,实际上这不现实,就好比是沿街店铺一样,哪怕是一时半会儿租不出去,房东们也不会在意,房租永远不会有可观的调整,实际上即便是遭遇了再严重的经济危机,真正会采取降租措施刺激店铺留存和发展的,也只是少数,因此即便在当下,出租车企业也不会让利,反而有可能因为司机数量的减少,而增加部分司机的抽成,这一种恶性循环,可能会在一定时间段内无法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在慢慢萎缩,这种萎缩实际上也是在为一种未来的新的经济模式让路,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艰难,而这些行业的共同点就是低技术性,以及和大众安全相关的食品行业,我们应该能意识到,连最基础的衣食住行的行业规模现在基本上也都开始呈现出颓势,就说明我们目前遭遇的问题确实有些严重,只是部分人可能并不以如此敏感的行业为工作,因此多数人并不以为然,但是最让人在意的,其实并非是行业变革导致底层部分民众失去工作,而是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断送了一部分人的后路,今天可以有无人驾驶的出租车,明天当然也可以有无人驾驶的路面清扫车,甚至是机器人保安,这是最让人不安的。

在很多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都是具有革命性的,这种革命不是说对生产力的累进式改变,而是彻底的变化,比如相机之于绘画,比如电视之于报纸、收音机,事实上生产力的进步并不会因为部分人的阻拦而被阻拦,试想,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人会用到,谁先用到谁就有制定发展标准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话语权,中国在这方面既然有发展意愿,就必然有那种要做到世界领先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提供更多的城市试点,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让特斯拉的 FSD 技术进来,绝对会搞死一大批企业,这断然是当局所不愿意见到的。

我们经常说要更加开放、深化改革,那么人们的思想就需要不断进步,而不是反向表现出封闭,相比于普罗大众,拥有众多智库决策者的领导者当然知道壮士断腕的价值是很大的,与其说现在无人驾驶汽车在和出租车网约司机竞争,倒不如说是在剔除一块烂肉,众所周知的是,像出租车和网约车等行业,虽然养活了一大批人,却也是一种并不健康的经济形态——掌握生产资料的企业,通过抽成方式压榨司机,迫使其必须要在高压、疲劳的环境下为养家糊口奔波,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久了,人自然会产生各种不满情绪,那些坐车的乘客此时就遭了秧,拒载、绕路、乱收费、环境差等等,说实话,莫不是这些司机们真的天性如此?

何以扭曲其心?

#无人驾驶